关于技能学习的一些感悟
最近有一些关于技能学习的感悟,总结来说就是最终学习技能是为了能够使用,并且也需要在具体使用当中去学习技能,而技能的高度与在使用中需要的强度是息息相关的。这里的“技能”可以应用到多个层面。
跑步/健身
跑步的能力是指心肺功能,跑姿的经济性,可以随着所受的刺激/训练变强而变强。一个MP为6分速的跑者是因为他平时的刺激/训练让他的身体不得不适应这个刺激。所以跑步训练的关键在于身体心灵能承受多大的刺激而不受伤。因此追求跑步的进步具体来说其实就是追求更高的跑量和更高强度的训练,这个可以一步步build up。健身也是一样的道理。当然同时不要忘记问自己的问题是跑步/健身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其他的技能也是一样。
阅读
阅读的能力是指阅读各种文章的速度和理解能力,这也可以随着所需要阅读的材料的难度变高而提升。所以这个关键是在于平时需要受多大强度的阅读的刺激,大脑/身体会调整去适应这个强度,当然这也需要慢慢训练。
钢琴(or 任意乐器演奏)
弹钢琴的能力包括很多,比如读谱的能力和反应的速度,手指的灵活性,独立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根据具体材料的练习而变强。如果需要去弹奏更难的曲子,大脑/身体会随之调整去适应那个难度。
性格
这篇文章里面的很多东西我之前就有思考过,最近的一个触发点是在听一个关于尼采的课(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mfs9PN9B2Q&list=PLdnXkNG3FrNMr_rUXKRsg2sNXiFBNASuP&index=3),尼采提出一个观点说哲学家所推崇的哲学反应了哲学家本人的心理,或者哲学家面临的生存环境。比如说叔本华所提倡的对于人生非常悲观的哲学反应了叔本华作为一个哲学家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比如说苏格拉底的哲学里面有对于另外一个世界的追求,认为今生和肉身都是没有意义的,尼采觉得是因为苏格拉底长得比较丑,所以他的人生并不快乐,并且讨厌人生/生命(Socorates hates life)。说到犹太人因为在今生受到很多压迫苦难,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否定今生的价值,并且盼望另外一个世界善恶最终都有报应(尼采所说的奴隶道德)。另外声明一下,基督徒盼望另外一个世界的原因并不是要去否定今生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过入世而不属世的生活,是今生的事物因着来生而都变得有意义。(Side Note: 上面说到的是尼采论证观点的人身攻击(ad hominem)的倾向,在正常的哲学/辩论当中是不正当的手段,但在这里还是有一定道理)
所以一个人的性格的确也可能反应一个人成长的环境,如果一个人很有爱心,可能是说明他/她的成长环境需要爱心,需要去关心别人。一个人比较自我,也可能是因为他/她的成长环境里面他不需要过多关注他人。这其实就是弗洛伊德的原生家庭理论,是有道理的,但我觉得也需要提的一个点是,正如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所有技能一样,这些东西应该都是可以通过刻意训练改变的,因为人的身体/大脑可以根据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当然能训练到怎样的程度还是需要看情况。
做基督徒/成圣的道路
成圣的能力是指治死内住的罪(motification of the indwelling sin),效法基督的能力。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上住在我们中间是有恩典,有真理,作为基督徒同样也是这样,不能偏重恩典或者真理,这个能力会根据我们平时所处的环境而变强,正如很久之前听到过的,当你向神求爱心的时候,神不是直接把一个爱心给你,而是把你放在一个很需要爱心的环境当中,在你身边放一个不可爱的人,那你就需要操练爱心。所以如果我们经常面对老我的试探需要我们去胜过(事实的确如此, 当然需要我们有敏感的心去发现),如果我们面对艰难的环境,需要靠主常常喜乐,那么在这些环境当中操练我们的信望爱的时候,我们的灵命也会随之成长。
还有一个点是反过来说,能力是真正应用到具体环境当中才有意义,从基督的有恩典,有真理来说,如果我们知道很多神学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并不能帮助我们效法基督,并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对人有恩典的人,或者不能让我们坦然面对死亡,从属灵的眼光来看待每天的生活,那么这个知识是空洞的知识,前面所有提到的能力也是一样,比如如果我可以弹音阶弹得很好,但如果在真正乐曲当中不能使用出来的话,那也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基督徒的)人生
前面说到技能在使用当中才有意义,并且也是在使用当中不断进步。这个还可以应用到人生的角度。假设人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和资源(比如健康的身体,聪明的头脑,财富,时间等等)都是”技能“的话,那么这些技能最终的“用处”是什么呢? 对于基督徒来说,人生的目的就是荣耀神,以神为乐,具体是表现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上追求效法基督,这可以包括工作,生活,娱乐,各种人际关系等。所以我们应该要把眼光放在我如何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爱人如己,如何过圣洁的生活上面,而不是只是求神给我顺利安逸的生活,正如马太福音第6章里面讲到耶稣对门徒的劝勉,门徒在“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 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的时候,耶稣在6:33说到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这个的心态是说,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在神的国和神的义上面,剩下的为了追求神的国和神的义需要的东西,比如日用的饮食,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神早就知道了,并且都会给我们,或者如果我们需要苦难让我们操练品格的话神也会给我们,最终都是为了神的国降临在地上,和神的义能够彰显在我的身上。但我觉得事实是,我们的人生有太多的层出不穷的问题,让许多人的眼光放在今生的事物上面,去追求“吃什么,穿什么”,而忘记了神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的目的,是“治理这地,管理这地”(创1:28),以及大使命“往普天下去,使万民做我的门徒”(太28:19)。
的确,当生存都成了问题的时候人也没法再去思考其他的问题,所以箴言30:8-9说:
8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
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
赐给我需用的饮食,
9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
耶和华是谁呢?
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
以致亵渎我 神的名。
我相信很多人并不是没有需用的/日用的饮食,而更多是需要破除自己心中的偶像。耶稣在旷野受试探的时候,他在禁食四十昼夜之后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耶稣基督是与神同等的道,但为了神国的缘故取了人罪身的形状,他是那不认识罪的,却为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今天是圣诞节,就是他开始降卑的纪念日,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
,他为我们降卑,不仅是道成肉身,穿上人性,而且是在这肉身的形状为我们受了羞辱,最终死在十字架上。耶稣基督是这样地盼望天国,盼望天父旨意的最终成全,以至于他因那摆在面前的喜乐就轻看了羞辱(来12:2)
,这是给所有基督徒的榜样和提醒。最近看到曾邵恺老师在Facebook上发的一则Update也特别让我有共鸣:
许多朋友在欧美文化的渲染下,都误解了圣诞的意义,以为那是家人朋友欢聚,吃大餐、开派对、拆礼物的节日。
其实圣诞节纪念的是耶稣基督受羞辱的开始。他父母是底层百姓,在帝国政权的压迫下,
因着一个劳民伤财的户籍监控政策,被迫跋涉到祖籍地报户口。他们来到了故乡,那里对他们来说却是异乡。
耶稣的母亲即将分娩,却因报户口的人太多,找不到可以下榻的地方,最后只能住进肮脏污秽的马槽。
狐狸有洞,飞鸟有窝,耶稣却连枕头的地方都没有。
所以我们不需要抱怨为什么其它地方的人有更好的疫苗;为什么他们生病的时候有充足的药源;
为什么我们连日常买菜都变得这么困难。我们大多数人至少还有枕头的地方,还有一床棉被。
如果说我们过得比其它地方的人要辛苦一些,那其实也就意味我们比他们更能体会耶稣所受的羞辱,
这是何等福分。
想想前阵子网上流传的视频当中那位卖水果的小哥,先天残疾,冒着寒冬摆摊卖水果,时刻防着城管,
但他却如此入神地看着手中那本书。他知道,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他的笑容如此灿烂。他才是值得我们羡慕的。
卖水果的小哥的视频: https://www.douyin.com/video/7180179790824099107
最后祝大家圣诞快乐!希望我们在庆祝圣诞的同时,也能明白圣诞真正的意义,纪念那位为我们谦卑虚己的主,让我以腓立比书2:6-11节的基督之诗作为结尾:
6他本有 神的形象,
不以自己与 神同等为强夺的;
7反倒虚己,
取了奴仆的形象,
成为人的样式;
8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
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且死在十字架上。
9所以, 神将他升为至高,
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
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
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11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
使荣耀归与父 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