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加尔文主义与阿米念主义

2023-11-24 0 views

Intro

最近在一个团契查经的时候发现弟兄姐妹们对于加尔文主义和阿米念主义有非常多的疑问和讨论,特别是关于阿米念的自由意志观。我们在查经的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去讨论到底神的预定万事的主权和人的自由意志是如何调和的。因为神预定万事是不是就意味着人没有“真正”的自由意志,那么人就不必为自己所做的负责了? 那么这样说的话我们是不是得妥协神预定万事这个圣经在旧约新约反复强调的真理而去强调人有绝对的自由意志呢?这个矛盾里面其实是有一些圣经并不认同的推论,在这篇文章我打算从两个角度谈一下神的主权和人的自由意志/责任的问题。

加尔文主义和阿米念主义

加尔文主义和阿米念主义都可以说有一套自圆其说的神学理论,也可以说类似的关于神的主权恩典和人的自由意志的问题在教会历史从奥古斯丁和伯拉纠的争辩开始已经历经1600多年的历史,但这两套神学并不是相容的,而是相反的。

在救恩论上,加尔文主义五要点总结为TULIP,阿米念是完全相反的。对于这两者的不同我就不再赘述了,具体可以看: 多特信经

北美的大多福音派(Evangelical)的教会可能是1点或者2点的加尔文主义, 估计是卫斯理的阿米念主义,see: Calvinism vs. Arminianism vs. Evangelicalism

另外强烈推荐巴刻的这本书,关于了解阿米念主义的问题应该会很有帮助: 详解阿米念主义

这个重要吗?

也许有些人的观点是,这些神学的争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出在基督里的新生命。但实际上,在神学观点上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应用上的差异,而且特别是对于这两套神学来说,他们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这重要吗? 据我目前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但可能大部分的基督徒并没有想那么多,以至于潜移默化接受某一种神学的影响而不自知。

如何看待这些不同?

Quine’s Two Dogmas of Empiricism

我们在查经的时候试图找到一个能够调和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的理论。改革宗根据圣经得出的结论其实是这两者从圣经的视角是不需要调和的,因为圣经常常是在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而从来没有说过他们有任何的矛盾。阿米念也有一套仅仅从这个点来说的看起来可以自圆其说的理论,但我觉得其实不应该把这一个点孤立出来去看。

我希望首先可以退一步来看待这个问题,就是不同的神学理论,或者甚至generalize这里所讨论的神学理论到我们不同的世界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如何看待不同世界观之间的不同。Quine在1951年发表的一篇著名的文章Two Dogmas of Empiricism,不讨论这篇文章的细节了,这里有一些解读/归纳: 1234。我想引用这篇文章的结论,就是对于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理论。根据这篇文章,我们的世界观(对于世界的理论/认知),包括各种常识,科学, 哲学, 神学,信仰的系统,可以被认为是由各种不同陈述(statements)构成的,比如说“人有自由意志选择自己要做什么”,“这朵玫瑰是红色的”等。这篇文章的结论是说:

  1. 人根据自己的感官知觉所观察到的现象形成了一系列的陈述
  2. 并不存在在真空中的和其他所有陈述都无关的陈述,所有的这些陈述其实是构成一个web of beliefs (信念的网络),这些陈述之间是互相连接的。而且有些陈述离感官知觉比较近,有些陈述离感官知觉或者个人的经验比较远,比如说,“我手里这朵玫瑰是红色的”,这个就很容易验证,而关于人的自由意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自由意志,怎样的自由意志才能justify人对于自己的选择承担道德的责任等就比较难验证或者根本无法验证,因为这些陈述离现实世界的经验比较远,而且不同的理论都可以去解释现实世界的经验。
  3. 因为我们是有这样的一个网,所以当人得到一些新的感官知觉的印象(比如说科学的实验的结果),需要去调整自己的世界观的时候,不一定是某一个单独的陈述被调整,人可以去选择调整这个网当中各种不同的陈述,来把新的现象包含进来,让这个现象可以被调整后的世界观所解释。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导致很多经典牛顿力学相关的理论都需要做出调整。

Web of Beliefs

加尔文主义与阿米念主义的分歧

作为基督徒来说,人用感官知觉所感受到的神所创造的这个世界(Sense Experience of the World),人自己对于个人作为人的经验(Lived Experience)以及圣灵通过将圣经神的话(Holy Scripture)启示在人心中,是这个web of beliefs的三个最外围的东西,接近这些的陈述是不能否认,也不需要否认的,比如说一个人感受到了悲伤,我们不能说这个悲伤本身是错误的,但有可能对于悲伤的看法,引申出来的一些结论是不对的,再比如说圣经的经文,通过原文的解经,在当时的语言和语境当中所有可能的意思, 然后基于这些外围的基础我们可能形成对于世界,自己和神的各种看法,也就是这个相互连接的web of beliefs.

因此,我想强调的是加尔文主义和阿米念主义的不同不是简单的一些独立的陈述(statements)之间的不同,而是整个教义系统,也就是整个web of beliefs之间的不同。那么是什么导致了web of beliefs的不同呢?显然不会是最外围的这些东西,因为加尔文主义者和阿米念主义者都生活在同样的世界,同样都是人,会有类似的人类经验,也都读同一本圣经,同蒙一位圣灵的带领。这两套神学也不会对于这个web of beliefs最外围的东西做出挑战 (比如说加尔文主义也会承认每个人在自我经验当中是可以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真实的选择的,不是受到外界的强迫,但神到底如何工作,这个是很内在于web of beliefs的东西,这个就需要用信心去接受了,无论是在哪一套神学当中)。对于最终分歧的点巴刻的书总结得很好:

所有的阿米念主义都是以理性主义的释经为起点,在每一点上都把一种哲学原则读进圣经,这种哲学原则就是,人要在神面前负责任,他的行为就一定要取决于他自己。所有的阿米念主义都涉及一种理性主义对神的主权和十字架功效的限制,对于这种限制,圣经看起来是直接予以反对的。所有的阿米念主义都涉及某种程度的神人合作论,如果不是强烈的(神帮助我救我自己),就是微弱的(我帮助神救我)。所有的阿米念主义都隐含有人不一定非要听到福音才可以得救的意思,因为它们断言,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回应他此时此刻对神的认识而得救。正确分析各种阿米念主义之间差异的方法,就是问这个问题,它们在行出这些原则的时候走得有多深入,它们容许福音的限制和平衡在多大程度上约束自己。

就是这个点: 人要在神面前负责任,他的行为就一定要取决于他自己。 (应该说完全取决于,并且不在神的主权控制之内) 那么我们来反思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陈述是来自于我们刚刚提到的web of beliefs的最外围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是人从自己的理性出发的一个假设/推论。而这个假设/推论在圣经里面是被否定的。正如路加福音22:22所说的: 人子固然要照所预定的去世,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人子去世是神所预定的,但是卖人子的需要承担责任。

我们前面提到,当这个web of beliefs里面有新的东西的时候,其他的东西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因为所有的belief是相互连接的。阿米念主义的确可以优先地把人的理性的推论放在这个web of beliefs当中,那么相应地其他的整套教义都需要做出调整,包括TULIP里面讲到的所有的点,最终导致偏离圣经真正的意思越来越远。他们的确可以强行用他们的理论解释所有的圣经经文,但是这整个行为,其实都是为了fit in他们先有的,不是来自于圣经的理论。

所以正确的解释圣经的方式是什么呢? 改革宗相信的是唯独圣经和以经解经。也就是说圣经本身的意思,和从整本圣经导出的总原则应该是占有最高的优先级的,而不是人的理论,不是人从堕落有限的理性里面所得出来的结论。另外这里还有个人很容易忽略的点是,以赛亚书55:8-9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 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 天怎样高过地, 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 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而圣经有些话是站在神的角度说的。甚至最简单的,创造这个概念,其实人是没法真正想象时间和空间从无到有的创造的,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里面也有提到过,这个我们可以在下一个section讨论。所以就算圣经有些东西超出人的理性所能理解的,但这个事情本身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也是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的原因之一。

所以正确的解释圣经,形成神学的方式就是完全从圣经出发,并且通过得出一些正当且必要的结论来形成神学。这个西敏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第一章第六节说得很好:

六、神全备的旨意,包括神自己的荣耀、人的得救、信仰与生活等一切的知识,若不是明明记载在圣经里,就都是已经从圣经引申出来正当且必要的结论;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刻,不论是假借圣灵的新启示,或凭借人的遗传,都不可以加添圣经的内容12。然而,我们承认︰为了明白圣经中所启示的得救之道,上帝的灵在我们内心的光照是必须的13;某些关于敬拜神、教会治理的处境14,与人类一般处世为人有相通之处,这时我们要按照圣经的总规则(这是我们随时随刻要遵守的),凭着人的天然之光、以基督徒的慎思明辨来安排。

The whole counsel of God, concerning all things necessary for His own glory, man’s salvation, faith, and life, is either expressly set down in Scripture, or by good and necessary consequence may be deduced from Scripture: unto which nothing at any time is to be added, whether by new revelations of the Spirit, or traditions of men. Nevertheless we acknowledge the inward illumination of the Spirit of God to be necessary for the saving understanding of such things as are revealed in the Word; and that there are some circumstances concerning the worship of Go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church, common to human actions and societies, which are to be ordered by the light of nature and Christian prudence,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Word, which are always to be observed.

首先是从圣经出发,以及由此推出的正当且必要的结论(“good and necessary consequence”),就是我们明白神全备的旨意/计划(full counsel of God)的方法。另外我们应该是使用符合圣经的神学去解释批判这个世界的理论,包括哲学对于世界的预设,包括common sense等等,而不是反过来。另外还有一个点是西敏信仰告白也有提到的,就是圣经经文不是都一样清楚的,也不是对所有人都一样清楚的,但我们需要使用以经解经的原则,意思就是用清楚的经文(以及由这些经文得出的原则)去解释对我们不太清楚的经文:

九、解释圣经有一个绝对无误的法则,就是以经解经(the Scripture itself)。所以当我们对任一处圣经的真实完整意义(每处圣经只有一个意思,而非多重含意)有疑问时,就当查考圣经其他比较清楚的经文,以明白其真义23。

The infallible rule of interpretation of Scripture, is the Scripture itself; and therefore, when there is a question about the true and full sense of any scripture (which is not manifold, but one), it may be searched and known by other places that speak more clearly.

最后我想要强调的点是,应用就是从神学出来的,所以错误的神学,不符合圣经的神学也会直接导致错误和不符合圣经的应用(伦理学)。因为没有人可以断章取义地去应用单节的圣经(比如太27:5 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或者一段的圣经,都是需要从经文里面总结出来一些神学,然后再去应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神学是至关重要的。学习了解正确的,符合圣经的神学,并且照着遵行,是每个基督徒生命的根基。

以上的这些交互可以总结为下图:

Bible Interpretation

其中红色的虚线箭头是不可取的,我们的教义不应该是基于世俗哲学的预设(presupposition)或者是我们的常识(common sense)的推论,而应该是单单来自圣经来自神,我们的心意需要被圣经更新,而不是用我们被世界所影响的理性去随意地曲解圣经来fit我们自己的有限的理性。正如罗马书12:2所说: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 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关于自由意志的二律背反

以上只是提供了一个去思考这些分歧的框架,可能有人会说那你没有正面回答神的主权和人的自由意志究竟如何调和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从康德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开始讨论这个问题,纯粹理性批判是什么意思呢?纯粹理性其实是一个technical的哲学词汇,我之前写过的一篇读书笔记里面有提到:

A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is a critical enquiry into our capacity to know anything by employing our reason in isolation, without conjoining reason with sense experience. The verdict will be that reason is competent to know things lying within the bounds of experience, but not to know anything lying outside them. Reason is legitimate when applied to the materials provided by experience; it comes into conflict with itself and becomes illegitimate at the point where it parts company from experience. By means of its self-examination, reason is simultaneously released from its contradictions and protected in its empirical employment.

纯粹理性,指的是脱离了具体感官经验的理性思考,批判是指critical enquiry,并不是说纯粹理性不好,而是相反是为了弄清楚理性作为一个工具的能力是怎样的,目标是为了清楚地思考,确定理性所适用的范围。纯粹理性批判得出的结论是理性只适用用经验的世界,但是不适用于经验世界之外的东西。理性更多是一个组织的功能,他可以组织感官知觉的材料,形成一些观点看法。但是如果我们要脱离经验去运用理性的话,就会产生矛盾。所以通过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的理性的自我批判,我们可以免于矛盾,并且知道我们可以放心地在经验世界当中运用理性。

关于脱离经验去运用理性,纯粹理性批判里面提出了著名的四大二律背反(Antinomy)。二律背反就是说一组互相矛盾的命题,但是却同时可以得到理性的证明。目的是说明对于这些命题的判断其实超出了理性的界限。关于四大二律背反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这个。其中一组二律背反就是关于自由意志的:

正命题:
* 宇宙的各种现象,不只是由遵照自然法则运作的因果律主导的,还受到自由意志的因果律影响。(即自然法则之外,尚有自由意志)
** 反证:假设没有自由意志,只有自然法则。按照因果律,一切事件都有其起因。而这件事情的起因本身又有它的起因。结果一切事物的“开端”都变成相对的了,永远也无法寻找到一个绝对的开端。然而自然法则的定义要求:没有充分原因,什么都不会发生。按照这个定义,无法解释循环的因果律。所以自然法则之外必定有自由意志。

反命题:
* 没有自由意志这种东西,在宇宙中任何东西纯粹遵照自然法则运作。
** 反证:假设有自由意志,并且可以影响因果律,那么因果律的链条就会被打破。一切事件的起因都变成了绝对的开端。它们的起因将会变得与结果没有联系。人也无法建立起任何统一的经验。康德称这仅仅是一种“思维上之虚构物”。

也就是说关于自由意志和决定论(存在自由意志or不存在自由意志)的这两个相反判断其实都可以证明。换一句话说,这其实超出了理性的界限。那么是如何调和的呢?康德是觉得这两者都是正确的。康德用了他的transcendental idealism去调和这两者,就是存在我们感官知觉所构筑的现象界,和现象界背后的本体界。现象界是遵守决定论的,就是所有的事情发生都可以有一个原因,而本体界当中有noumenal self,是有自由意志的。

但我提这个不是想说康德的理论是正确的,而是说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超出人的理性范围的,并不是说把这个问题放在圣经的context下面,才超出人的理性范围。包括在哥林多前书8:2说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我觉得应用到这里是非常合适的,因为人的理性的确是有限的,康德也已经为我们证明了这个点。

我觉得另外一个关于时间和空间(或者说创造)的二律背反更加容易帮助人理解理性的界限,这里也列一下:

正命题:
* 宇宙在时间上有起点,在空间中也有限制。
** 反证:假设这个命题错误,时间线是没有肇始的。但是所有的过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无限时间线,从无限的过去到达任一给定的时间点都算是度过了无限漫长的时间,这将导致这个时间线既无限又完整,与其自身相悖(因为不可能“度过无限”,一个无限的系列没有终结),所以这个命题肯定是对的,时间一定有一个起点。再假设空间是无限的。无限的事物作为一个不定量,无法被直观。它可以被认为是其各个部分的综合体。当看待一个不定量总体时,我们将其思维为所有其组成单位的叠加。而无限的空间(作为一个不定量)的各个部分在组成它的时候,也同样如此叠加起来并完成为一个整体。但是,时间已经被假设为无限,事物又如何可能经过无限的时间来形成这个整体呢?所以空间是有限的。

反命题:
* 宇宙没有起点,在空间中也没有任何限制;它在时间与空间中都是无限的。
** 反证:假设这个命题错误,宇宙是有起点的,那么起点之前的宇宙从“空”中产生,康德称为虚空时间。但是虚空(无)时间无法生出宇宙,所以时间只能是无限的。假设空间是有限的,那么这个“限”的外部不存在与其对应的事物。因为空间和现象分别为直观的质料与方式,也就是说,空间允许我们的直观以现象感知其本身。如果将空间与现象任何一方放置在另一方的外面,一切直观都是不可能的。如果对于人类来说无法感知,那么这个有限空间外的,无法发生任何现象的虚空空间质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所以结果这样的假设本身就以空间为无限作为结论。

简单来说,人的理性是无法理解神的从无到有的创造的,因为创造这个动作本身从人所能理解的角度来看,就是在时间当中的。但同时也无法理解从人的经验出发的结论时间空间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如果时间空间往前延伸没有尽头的话,那么我们也无法想象如何“经过”了无限的时间。

每当想到人的有限,我就想到保罗在罗马书11章末尾对于神的智慧的惊叹:

33深哉, 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
他的判断何其难测!
他的踪迹何其难寻!
34谁知道主的心?
谁作过他的谋士呢?
35谁是先给了他,
使他后来偿还呢?
36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
倚靠他,归于他。
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Conclusion

所以我主要想要表达的两个点,一个是我们应该省察自己读圣经,形成自己的神学的方式本身是不是高举圣经的权威的,还是高举人有缺陷的理性经验?对于此可以参考威敏斯特信仰告白第一章及其解读

另外一个点是神的主权和人的责任本身其实没法真正完全在人的理性里面调和,但按照圣经来看这两者其实是不需要调和的,也就是说神是主权地决定一切,但人也有责任按照遵行神的旨意,对于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来说,都完全是神的预定,人也要负完全的责任。比如

路加福音22:22: 人子固然要照所预定的去世,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
腓立比书2:12-13: 12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13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另外,这些问题在罗马书第9章也已经说过了,就是在保罗提到神绝对的主权的时候(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他预料到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19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

人自然的反应是,既然神预定万事,那人为什么还要承担罪的责任,接受神对罪公义的惩罚呢?保罗的回答是:

20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 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

也就是说,一些问题其实是受造物没有资格问的,因为受造物和创造主有本质的区别,神是随己意行、做万事的(弗1:11),而人是动作生活存留都是在乎他(徒17:28)(In Him we live and move and have our being)。而这样对于神的主权完全的降服,其实只有真正认识神,也被神所认识的人才会有,因为重生得救之前的人都是悖逆之子,是死在过犯罪恶当中的,都是完全抵挡神,要自己做王的,是希望可以脱离神完全靠着自己生活的。

只有圣灵借着圣道才会真正让我们更加认识神是怎样的一位神,所以我们应当用神的话语来改变自己的心,包括我们有限的理性,完全顺服在神的权柄之下,不是因为这是愚拙荒谬的道理,而是因为这是神的智慧和大能,是超出人所能测度的。其实我们在第二个部分也已经证明,就是从世俗的哲学出发去看,真正仔细地思考的时候,也会发现,这些的确是超出人有限的理性所能够把握的。关于真正符合圣经的人的自由观可以参考威敏斯特信仰告白第九章及其解读,尤其是第一部分对于顺性自由和随意自由观的解释。